“淮阴・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赛海外推广实践与思考(一)

走向五大洲,拥抱全世界——“淮阴·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赛海外推广实践与思考(一)

2017-11-20 棋艺杂志 棋艺杂志

 

作者:丁

      韩信塑像

一、筚路蓝缕,不懈追求:韩信杯办赛历程回顾

创办于2009年的“淮阴·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赛,以“弘扬历史文化、推广象棋运动”为己任,始终坚持“国际化、精英化、规范化”的办赛特色,办赛八年来,逐步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泛影响力的顶级象棋赛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肯定。

    中外棋手走进韩信故里

 

 许银川获得第一届韩信杯冠军

“淮阴·韩信杯”的第一个五年赛事是在她的发祥地江苏淮阴举办。这一轮的办赛主题为“宣传地方象棋文化,促进象棋国际交流”。五届比赛先后邀请了来自亚洲、欧洲、北美的30多位象棋高手同场竞技。每届比赛期间,除了参赛的12位中外大师进行六轮的正式比赛之外,主办者都组织安排了系列活动,包括:大师与棋友的车轮战,盲棋表演赛,大师进校园,名家讲棋,象棋文化论坛,韩信战例排局有奖征答,韩信故里寻根溯源等系列活动,目的是将高端赛事与基层活动相结合、名家大师与草根群众相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受到广大象棋爱好者和参赛大师们的热情参与和热烈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中国象棋协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中国象棋协会授予办赛方淮阴区人民政府特别贡献奖。2013年,中国象棋协会授予淮阴“全国象棋之乡”称号。

 


 

中国象棋协会授予淮阴区“全国象棋之乡”称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也必然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在全世界范围的推广和普及。为在更大范围内宣传和推广象棋文化,真正实现办赛的国际化,“淮阴·韩信杯”第二个五年计划(2014-2018年)开始实施。本轮韩信杯的主体确定为“走向五大洲,拥抱全世界”,计划在五大洲举办巡回赛,创造象棋项目乃至中国各项自主品牌体育赛事海外办赛的历史。

汉堡:象棋快车的启程之旅

2014117-13日,“淮阴·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赛在德国象棋协会的大力协助下,走出国门,走进欧洲,在德国汉堡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第六届比赛,并在比赛结束后到荷兰的鹿特丹与当地棋友举行了象棋文化交流活动,正式开启了五大洲之旅。

汉堡孔子学院

 


 

第六届韩信杯在德国汉堡举办

 


 

江苏棋院王斌获得第六届韩信杯冠军

作为欧洲向其发展水平最高的德国,有着悠久、深厚的象棋文化基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德国的知识阶层在学习和接受汉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接触并喜爱上了象棋这个中国传统文化,并于1980年代创办了象棋协会。前联邦德国总理理查德·冯·魏茨泽克知道这些情况以后非常认可,他在给德国象棋协会的信中说:“这个游戏的规则700多年还保持不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今象棋软件可以作为辅助训练的科技手段。我也非常高兴你们能通过这个奇妙的游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系。我也祝愿你们象棋协会跟这个令人尊敬的伟大的智力游戏一样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淮阴·韩信杯”作为中国千年古县、东方母爱之都的一张文化体育名片走进欧洲,来到德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使者,在当地引起了重大影响和广泛关注。汉堡大学孔子学院德方院长康易清博士将比赛比喻为“来自东方的象棋快车”,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使者和纽带。比赛期间,人民日报、香港卫视、德国国家电视台等众多中外媒体和各界人士认为,淮阴借助象棋走出国门,意义深远、影响深刻。中国驻汉堡副总领事刘志平女士说,韩信杯赛事作为汉堡“中国时代”文化节活动的重要版块,印证了中德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交流,为加深中国与德国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友好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象棋协会秘书长郭莉萍女士希望淮阴借助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和象棋组织,利用好“韩信杯”文化品牌,加强与外国文化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友谊、弘扬中华文化。

本届比赛的海外棋手参赛人数首次超过半数,达到7人。比赛中,旅德棋手濮方尧战胜特级大师赵鑫鑫、中国香港棋手黄学谦战胜特级大师许银川,爆出大冷门,充分显示了海外棋手的实力。最后,江苏棋院王斌获得冠军,创造了东道主棋手的最好成绩。王斌还随代表团在荷兰鹿特丹与当地棋友举行了1:20的车轮大战,受到了荷兰棋友的热烈欢迎。

2015年江苏省首批“最具品牌价值的十大体育赛事”评选中,韩信杯以其独有的特色荣膺其中。

港澳:东方明珠的棋友盛会

欧洲之行的成功,为“韩信杯”走向世界,为继续办好海外比赛积累了经验。

20155月,在紫荆花盛开的季节,迎着维多利亚港湾醉人的海风,“淮阴·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赛五大洲之行的第二站——亚洲站比赛在东方明珠香港举办。香港体育总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世界象棋联合会主席霍震霆专门为赛事题写了贺信和题词,并出席了开幕式。


霍震霆先生出席第七届韩信杯开幕式

本届比赛汇集了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2位象棋高手,是韩信杯历史上参赛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次。俄罗斯棋手鲁缅采夫的参赛使得韩信杯的版图大大增加。在全世界亿万棋迷和各界人士的热情关注下,经过3天的颠峰对决,比赛于521日下午在香港如心海景酒店落下帷幕,中国棋手王天一继第五届之后再度获得冠军。欧洲青年棋手薛涵第表现不俗,战平了大陆棋王、特级大师赵鑫鑫。


 

第七届韩信杯在香港成功举办

比赛期间,主办方与香港象棋总会一起,在荃湾公园广场举办了以韩信经典战例命名的排局有奖征答及大师现场讲棋等文化交流活动,数十位香港棋友冒雨专程赶来参加活动,现场棋乐融融。

随后,主办方又来到澳门,与澳门象棋总会共同举办了举办系列文化推广活动,得到了澳门棋友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澳门象棋总会会长尹君乐老先生在致词时说,“淮阴·韩信杯”国际名人赛移步澳门,会聚濠江,必将为推动澳门象棋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人认识象棋、热爱象棋发挥积极的作用。真诚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加深淮阴和澳门之间的联系和往来,为象棋文化走向世界发挥更大的作用。


淮安——澳门象棋文化交流活动

获得第七届“淮阴·韩信杯”的前三名棋手王天一、孙逸阳、郑惟桐与澳门棋友的车轮大战让澳门棋友大呼过瘾。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的代表文化局局长吴卫鸣、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赞扬这个活动十分有意义,促进了澳门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奥克兰:千帆之都的发现之旅

201611月,满载着千年古县、韩信故里、东方母爱之都、全国象棋之乡——淮阴的文化风韵和满腔热情,第八届“淮阴·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赛,越过浩瀚的太平洋,驶向了五大洲之行的第三站——大洋洲,来到了“千帆之都”奥克兰。

 

 


 

 

奥克兰文化交流活动

117日下午,第八届“淮阴·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赛的淮安(淮阴)——奥克兰文化交流活动在奥克兰大学孔子学院举行,新方院长姚载瑜女士、中方院长孙刚副教授及部分学院老师参加了这项活动。来自韩信故里的大赛总策划人丁睿先生,来自江苏棋院的象棋世界女子特级大师伍霞女士,世界象棋联合会副秘书长、欧洲象棋联合会秘书长薛忠先生,分别从“韩信与象棋文化”、“下棋好人聪明,聪明人下好棋”、“象棋在欧洲和德国的推广”等方面做了丰富生动的演讲,展示了象棋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限魅力。

118日下午,韩信杯主办方又在奥克兰德皇庭大酒楼举办了特级大师伍霞特与新西兰象棋协会组织的120车轮战,同时举办了韩信经典战例象棋排局的有奖征答活动,受到当地棋友的热情支持。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商务领事陈京、奥克兰市议员丹尼斯女士、淮安市政府副市长王红红、淮阴区委书记刘泽宇、新西兰中国贸易促进会会长和志耘等领导和嘉宾出席活动,共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之旅增光添彩。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香港卫视、新西兰33中文台都报道了此次活动盛况。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活动使得新西兰象棋协会第一次为外界所知,为世象联这个大家庭又增添了一名新的成员。海内外棋界人士纷纷称赞,“淮阴·韩信杯”组委会举办的淮安(淮阴)——奥克兰象棋文化交流活动意义重大,是一次大洋洲象棋“新大陆”的“发现”之旅,必将为象棋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推广产生深远影响。

悉尼:艺术圣殿的楚风汉韵

 

1112日,美丽的蓝花樱盛开的时节,在悉尼港湾温暖清新的海风吹拂下,第八届韩信杯的开幕式在悉尼歌剧院广场惊艳亮相。主办方以世界闻名的艺术圣殿——悉尼歌剧院为背景,精心设计了一场创造基尼斯世界纪录的参与人数最多的旗袍秀。其中,充满象棋文化与淮阴地方特色的象棋旗袍成为全球首创,独领风骚。当12位身穿象棋唐装的中外棋手携手12位身穿象棋旗袍的美丽女郎闪亮登场时,全场1000多名游客和旗袍秀表扬者掌声雷动,开幕式达到了高潮。淮阴区委书记刘泽宇先生的开幕式致辞标志着本届比赛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为期三天的比赛中,海外棋手表现出色。最终,来自中国澳门的曹岩磊首次摘取韩信杯冠军奖杯,这也是韩信杯历史上首个非中国大陆棋手获得冠军,创造了象棋国际大赛的历史。越南棋手赖理兄获得亚军,也创造了非中国棋手在韩信杯上的最好成绩。

为了更好地推广象棋文化,主办方特地选择了悉尼汉语水平考试中心(紫薇孔子课堂)作为本届比赛场地,并与该机构就象棋文化推广进行了交流。韩信杯组委会向该中心赠送了韩信杯会旗、纪念杯以及象棋书籍等纪念品,并且将本次比赛的所有棋具赠送给中心作为教学用具。比赛期间,当地棋迷及象棋爱好者闻讯而来,与象棋女子特级大师伍霞进行了棋艺交流。

 

该中心主任王新辉女士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一直以来,自己就很喜欢中国象棋,这是祖国的国粹,学习象棋有很多好处,可以通晓历史,陶冶情操,益智联谊。在国外推广象棋文化,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韩信杯的澳洲之行,给孔子课堂的教育,增加了一项丰富的内容,送来了的一股滋润的春风,留下了象棋文化的种子,一定会开花结果。

 

 

    悉尼孔子学院紫薇课堂的铿锵三人行

 

(待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