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与机遇关系浅谈(三)

第五个议题是"有实力而没有找到机遇,可以努力创造"。为我们佐证此论点的人物是春秋时期的管仲、鲍叔牙和齐桓公。

 

管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他才华成就之时,荒淫无道的齐襄公在位。身怀"帝王师才"的管夷吾找不到展示自己的机遇和平台。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在好友鲍叔牙的协助下,两人制定策略: 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再伺机发展。终于在齐襄公政变遇害后,赢得了公子小白登位的大好机遇。

 

之后,鲍叔牙知人善用,将管仲大力举荐到相位。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成就了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地位。

 

无独有偶。2500年之后,在遥远的欧洲,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获得者玛丽亚·居里明确地指出:“弱者等待时机, 强者创造时机”。

 

行文至此,我们不妨反问,谁见过一个没有实力的人物,能够主动创造机遇呢?

 

综前所述,实力是事物变化的内因,是根据,是源泉,是动力,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运气也好,机遇也罢,是事物变化的外因,是条件,只能对事物的发展能够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不能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对于象棋来说也是一样,棋手的实力是夺冠的内因,是根据,是源泉,是动力,决定着夺冠的可能性。运气是夺冠的外因,是条件,只能对夺冠起加强或减弱作用,不能从根本上决定夺冠的可能性。

 

象棋发展到今天,等级分是衡量棋手水平的最科学标准。在每次比赛中,总是等级分最高的棋手夺冠呼声最高、可能性最大。尽管有运气的影响,从事后的成绩来看,也总是等级分最高的棋手夺冠数量最多。如果我们冷静、客观地分析比赛过程,也就会发现等级分最高的棋手往往机遇最多,运气最好。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运气更青睐实力最强者。

 

在纯人脑时代,胡荣华曾经如此。在信息文明时代,蒋川也曾如此;王天一正在如此。


(完)


(网友 讲科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