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家住湟中县李家山镇吉家村74岁的赵忠芳,正忙着筹办吉家村象棋比赛。虽说是村里的比赛,但吉家村的象棋比赛是湟中县甚至我省历史最悠久的赛事,今年已经是第35届。
“1964年,我第一次组织举办了象棋比赛,这也是湟中县最早的象棋比赛,之后断了好多年,70年代末,我又开始组织,一晃就是三十几年。”说起象棋,赵忠芳思路敏捷,精神焕发。
曾经,在青海民间象棋界,许多象棋爱好者都慕名前往吉家村,找赵忠芳对局、学习。吉家村是当时小有名气的“象棋村”,盛行的时候,象棋好手有四五十人。说着,赵忠芳翻出几十年间参加象棋比赛荣获的奖状,一沓厚厚的奖状,最早的有人民公社时期的,也有近两年的,这些奖状记录了赵忠芳辉煌的象棋人生。
“刚开始是跟村上一些老人学棋,那时候,年轻气盛的我随时带着象棋,看见下得好的就去挑战,没过多久,我的棋技就超过了附近几个村的棋手。”赵忠芳说。
赵忠芳告诉记者,他刚会下象棋时,因为条件艰苦,棋盘棋子都是自己做的。那时的棋瘾大,农忙时的田间地头,放牧时的草滩、河边,他都不忘下几盘。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的青海省农牧民运动会上,赵忠芳获得了第七名。“由于农忙,我推掉了好多比赛,其中就有好几场省外的比赛,现在主要在农闲时跟人学习交流。”他说。
这些年来,赵忠芳为象棋付出了很多,但象棋带给他的也不少。“以前家里还有一头牛,一天放完牛下几盘,立刻解乏,劳逸结合。”他说,现在他也老了,想过几年清闲日子。去年年底,他将陪伴自己多年的黄牛卖掉了,静下心来专心下象棋。
赵忠芳说,象棋能让人沉静、睿智,减少戾气。但老人也愁,村里的象棋比赛在上世纪90年代兴盛的时候,慕名前来参赛有100多人,但现在越办人越少,今年参赛的人数不足20人。为了培养年轻人,老人尝试了很多办法,也收了徒弟,但他并不满意。“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的娃娃们越来越多,下棋动脑子的越来越少!”赵忠芳感叹。
赵忠芳说,中国象棋文化博大精深,不应该让这种文化断层。当记者问到这项比赛将办到什么时候时,老人说:“只要我在,就要办下去,就算是‘独角戏’,我也要继续唱下去。”
(西海都市报 纳玉堂)
74岁赵忠芳的车马炮人生 民间象棋高手办赛50年
推荐棋谱
001顺炮横车破直车弃马局 桔中秘 |
第1局破巡河车吃卒用炮打象 梅花谱 |
“自”字 第一局 自出洞来无敌手 |
002顺炮横车破直车他先上马弃马局 桔中秘 |
第2局破炮先去象后上三路马 梅花谱 |
第001局 气吞关右 适情雅趣 |
“自”字 第二局 自出洞来无敌手 |
003顺炮横车破直车不食弃马局 桔中秘 |
四月天象棋网 飞相对士角炮 陶汉明 先胜 葛维蒲 |
“自”字 第三局 自出洞来无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