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有炎黄子孙之处,必有诗词曲赋流传。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一直都有愿望写一篇文章,全面探讨一下诗词格律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却又迟迟不能下笔。一方面来说,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却极具分量;另一方面,材料的收集与分类非常耗费时间。
日积月累,素材准备基本齐全了,又不想写了。原因在于,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言语不周之处,难免得罪人。
然而,终于有一天,笔者发现这不是一个得罪人的小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正确、科学地看待文化事业传承的大问题。
这个契机,居然是因为象棋。
2016年1月25日,在象棋大师网棋诗棋文栏目,有人发表了《渔家傲·斩落碧桂圆 (修改稿)》。在随后的跟帖讨论中,有认可,也有不认可。一转眼,两年过去了。
2018年2月14日,一网友再次以格律为由,提出不认可的看法。商榷双方的主题是,写格律诗词是否要全面遵守相应要求。
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和哲学的高度看所有事物的发展,包括学科及其准则,其结论应当是不言而喻的。笔者很奇怪双方为什么会有分歧。过了几天终于看清楚了。
这就是在下于象棋大师网发表此文的起因。
首先声明,无意冒犯任何人,只是说理。见解不同之处,敬请多多包涵。
其次,允许转贴。有请注明来源。在下极端反对文化剽窃行为。
为了让最广大的棋迷与诗词爱好者了解原委,笔者试图用高中水平的术语,从以下几个方面尽力解释清楚。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指正。议题如下:
1.格律的起源与发展变化
2.格律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3.出律
4.守律
5.批评、被批评者与成就
6.批评者心理初探
7.格律的未来展望
8.资料索引
(待续)
(网友 讲科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