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晚报 记者邹明)每天早上,隆昌象棋协会总会迎来一位老人,他个子不高,精瘦而有神。这位老人名叫王棉全,是一位象棋爱好者。他有多爱象棋呢?可以从早上8点一直下到太阳下山。他在象棋协会一边品茶一边等人,等谁呢?等下棋的,谁先来,他就和谁下棋。
在隆昌,像王棉全这样把下象棋当作生活“主业”的人,不在少数。
以棋会友,风雨无阻
王棉全今年62岁,是一位退休老人。他从小颇有下棋天赋,叔父曾是当地的“棋王”,逢场便在家门口设下“擂台”,专挑高手对弈。王棉全则负责端茶递水,帮忙摆棋、捡棋等,潜移默化中也提高了棋艺。
8岁时,叔父收他为徒,学习布局、攻防和残局,成为小伙伴中的“小棋王”。工作后,王棉全因为棋下得好,成为厂里象棋队成员,经常与友谊单位比赛,成为了当地的高手。退休后,下棋成为王棉全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家距离象棋协会有一定路程,他还特意买了一辆电瓶车。
据了解,自2015年隆昌象棋协会成立以来,王棉全就成了这里的常客。“下棋益脑,关键是与棋友们在一起很快乐。”王棉全说。
不爱打牌、不爱喝酒,唯爱棋盘论输赢者很多,今年89岁的古大爷便是其中之一。退休近30年,每天找朋友下棋成为古大爷生活的“必修课”。
“古大爷的棋艺水平很高,以给对手‘下套’闻名。”象棋协会工作人员说。古大爷的家到象棋协会步行要半小时,为了方便,他也买了一辆电瓶车,风雨无阻。
春节前,隆昌多次出现霜雪天气,地面湿滑,棋友们担心古大爷的安全,不让他骑车。为了下棋,古大爷就每天坚持步行到象棋协会。“一天不下棋,心里就会感到烦躁。”古大爷说。
蔡其茂是双凤镇的农民,每逢节假日或者闲暇时间,他都会乘车到隆昌,找棋友们对弈。隆昌象棋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棋界无贵贱,棋艺有高低,但一坐上对阵台,大家就会相互尊重。据了解,隆昌象棋普及率高,无论是小孩,还是青年人,抑或老人,都非常喜欢象棋,参加过各类比赛的有上千人。
以棋为生,传道授业
陈文林原是隆昌某中学的语文老师,下棋天赋高,又好学,是隆昌数一数二的高手,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比赛,曾获得全国棋王总决赛第四十名,在深圳举办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第三名。
陈文林有了名气后,邀请他专职教授象棋的人越来越多。几年前,陈文林受深圳相关单位邀请,到深圳成为象棋职业教练。
钟老师是隆昌某中学的数学老师,他书教得好,是当地的名师。同时也是象棋爱好者,就兼职当上了象棋老师。据了解,钟老师义务为学生们上象棋课,教他们开发空间想象能力,受到家长和学生的称赞。
在钟老师的精心培育下,有学生成为隆昌象棋协会少年组主力队员,曾获得四川象棋比赛少年组第六名。
据了解,跟随钟老师学习象棋的学生,多人考进了重点大学、名牌大学。
加强交流,技高友谊长
隆昌象棋协会成员陈勇,是建筑行业的高管,非常爱下象棋。工作之余,他就喜欢和棋友们聚在一起讨论棋局,或是策划组织棋友的活动。
陈勇还多次参加公益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资助相关公益项目。棋高为师,德高为范,大家一致推荐他为象棋协会主席。
为了加强全国、省、市象棋协会的交流,陈勇多次到成都、北京、广东、上海等地,联系国家特级象棋大师。目前,隆昌象棋协会与云、贵、川、渝、京、沪等地100多位棋手建立了深厚友谊。
春节期间,隆昌举办象棋比赛,11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棋友参加了比赛。内江籍选手与他们构建了深厚的友谊。
据了解,隆昌举办过川南地市州象棋联合邀请赛,多场全国性象棋友谊赛。协会成员参加过四川省象棋比赛、国家特级大师挑战赛等,与中国首批象棋特级大师杨官璘、中国象棋特级国际大师许银川等进行过棋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