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道与社会之27 棋“景”与高手敬重

         棋道与社会之27      棋“景”与高手敬重                   李建新    对于喜欢棋的人来讲,缘棋而聚,棋桌摆开,棋手入座,比赛开始后棋钟美妙地响起,无论场面的大小,棋手们全身心地投入比赛,并在比赛中呈现各自不同的“风采”,就好像一个大片或者一个盛大演出开始一样,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这个美丽的风景是摄人心魄的,也是让人在每遇棋赛时都特别际遇、特别享受,特别浸淫的风景。   其中,最美的风景莫过于对高手密不透风、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并以此体现出的对高手的敬重。    在全国象棋团体赛、在“碧桂园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在上海川沙杯全国业余棋王赛等比赛的现场,都可以看到棋迷、棋童、甚至工作人员对高手们的“围观”,对高手对局的高度关注,并以此组成了一个棋类比赛的棋“景”。鲜见高脑、高首、高臂、高发、高胸、高腿、高指等词语出现,而高手则在棋赛和社会中经常有大概率的出现,与此类似的一个词是高足。高手、高足的出现,可能就是因为它们分别是通过手和足来决定胜负,“论证”高低、区分高下、判定成败的,高手这样的词很形象也很生动。久而久之,高手的内涵和外延向外扩大,成为了许多领域的一种特指。任何一个领域的高手,都是让人翘大拇指的代表人物。不论哪种级别的比赛,人们总是关注前几台的对局,关注前几台的高手,也关注经过过去的比赛已经证明是高手的选手。无他,因为他们是高手!因此,我们看到,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吕钦、徐天红、赵国荣、许银川等高手,无论在哪里,都会引发“围观”,赛场内的被“围观”和赛场外的签名、合影、尖叫声、掌声、呐喊声等是高手们经常面对的一种生活,关注高手,敬重高手,是棋界动人的一景。当今象棋第一人王天一,是高手,“围观”王天一,集聚在王天一的身边,求请王天一应该是当今象棋界蔚为壮观的一道风景。这道风景,让许多象棋爱好者痴狂。人们之所以“围观”高手,敬重高手,刻意营造棋“景”氛围,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手是一种代表。高手者,不仅棋艺高超,用成绩证明了自己,在其他方面也有高的表现。高手能够把棋艺、对局、成绩、联合、责任、谦逊、礼仪等结合起来,在棋里棋外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堪为楷模;第二,现场讨教。看高手的比赛,就是一种学习,就是一种比肩的过程。棋类等智力运动,个性化色彩明显,每个成功的棋手,都有独家秘笈。在比赛中,为了取得好成绩,高手会把他们的独家秘笈用出来,以及选择最为恰当的时间用出来,大者如祭出飞刀、临场局面的把控、针对不同对手的战略战术运用、时间的分配等,小的如肢体语言的运用,与对手无声的心理战、对关联棋手、对局的关注等。这些现场才能够表现出来的东西,打谱和看书或者网络上是无法获取的。第三,表达尊重。比赛是一种艺术行为,也是一种表演,无疑,高手的表演是精彩的,是有值得欣赏的独特内容的。既然高手为我们奉献了精彩的表演,我们就应该对高手的付出和成功表示出足够的尊重。对高手的“围观”,应该像对其他文体项目的围观与鼓掌一样,是一种对高手的尊重。“围观”高手的对局,可能会影响他的发挥,但我认为更能够激发高手的斗志,更能够把“围观”者的动力传递给高手,这是高手应该得到的“奖赏”;第三,表达尊重。比赛是一种艺术行为,也是一种表演,无疑,高手的表演是精彩的,是有值得欣赏的独特内容的。既然高手为我们奉献了精彩的表演,我们就应该对高手的付出和成功表示出足够的尊重。对高手的“围观”,应该像对其他文体项目的围观与鼓掌一样,是一种对高手的尊重。“围观”高手的对局,可能会影响他的发挥,但我认为更能够激发高手的斗志,更能够把“围观”者的动力传递给高手,这是高手应该得到的“奖赏”;


    第四,一种新的文明的倡导。历史和现实社会中,国人对权势充满了敬重,哪怕握有权柄的是和珅之流,照样也有不少热捧者;国人对金钱也充满了敬重,特别是当下,“一切向钱看”;国人也对一些麻醉自己的东西充满了敬重,如对各种各样的“神”,对一些毒品、对一些比较玄的教义,对如来、对耶稣等;也有过对英雄的敬重,特别是在需要英雄也产生了无数英雄的时代。细细想来,在类似棋类这样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成绩的高手,如果没有官衔,不财大气粗,不是一个宗教领袖等,还真的没有多少人敬重他们。虽然他们会获得各种各样的荣誉,会有不同类型的奖章等。但奖章与敬重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因此,棋界对高手的敬重,是抛开了名利之外的一种文明,是社会中需要的一种“见义勇为”,是有可能使我们的社会从权势、财富的掌控下迈上新的一个层级,拓展一种新的疆域,助推社会走向深广文明的新途。    第五,民愿的表达。在“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听党和政府的话”、“听领导的话”等教育环境之下,我们似乎是在走一条“服从”的路,走别人替我们规划好的路,久而久之,我们害怕、不敢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千人同腔、千佛一面,自由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缺如。在棋场上,棋迷可以根据自己的认同判断和喜好而个性化地表达对他们心中的高手的敬重,是很好的分赏,也是最为不设限的民愿的直接宣泄,有百家争鸣的味道,有利于激活、完善个体情绪的表达方式,可以视为是一种“广开言路”的前置引导。这个工作做的好,推广到社会上,相信会有好的效果出现。   第六,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棋界与其他许多行业一样,需要一批一批的高手带动,需要真正的内行在其中发挥作用,需要时不时的会有妙手出现而永远也不会“脱谱”、更不会出昏招的高手来真正的把控。这是这项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如果我们不敬重高手,任由庸者上位,让不懂棋的在那里发号施令、颐指气使,大家的心思和精力不是用在棋或者专业上,而是动其他方面的脑筋,那么,这项事业还有希望,还有未来吗?  因此,棋“景”的确是独特而美丽的风景,敬重高手,不仅棋界,其他行业也要果断、大胆的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