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道与社会37
棋“憋”与听命下手
李建新
棋手与社会诸多行业中的人一样,有种种的郁闷和不开心,有许多难以名状的困惑和烦恼,这些状况会导致棋手呼吸的不畅,进而产生“憋”,“憋”之祸可让人心闷心痛,严重者会危及人的生命。
受各种排挤和打压,无法在棋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眼看着好端端的、本该属于自己的参赛机会被别人拿去,会感到很憋屈,是一种被人欺负的无奈的“憋”;
棋道不能在棋上体现,道被蒙上了灰尘,又不甘心随波逐流或者同流合污,是一种“憋”;
看臭棋篓子拙劣的表演是一种“憋”。象棋是文化、是艺术、是智慧的体操,有各种美妙和启迪在其中。如果看到拙劣的棋手在那里表演,而高手又不得不一旁观看,甚至不得不讲一些违心恭维的话,那真的是一个“憋”;
有力发不出,有劲使不上,在对局中总是比别人慢一步,差一气,是另外一种“憋”,这种“憋”缘自自身实力的不足,无法找到可以发力的地方,总是被对手牵制,一拳打下去总是打在棉花套子上,一网撒开,不见鱼虾,只有草木和玻璃瓶子,实在是“憋”的很。这种“憋”的囧境在棋手水平高于对手,任何局面都在自己的把控之下,棋的节奏总是随着自己的步调来走的时候就消弭了;
在公园、街头、茶肆、宾馆等地,被几个以棋行骗的人设套算计,一个残局被人骗去若干钱财,事后连人也找不到,空留哀愁与无奈,是一种愿者上钩,防范性不高而咎由自取的“憋”;
另外一种“憋”最凄惨:被对手全面压制,始终没有半点谋和的机会更遑论胜机,与此同时,还有可能遭遇棋德、棋风差的对手不停的讥讽和埋汰,要在整个对弈的过程中听对方的冷言冷语、污言秽语,还要面对对手傲慢的趾高气扬和目空一切的肢体语言,这种“憋”,真的能把人憋死,是一个棋手应该力戒的一种局面。最简单的应对就是,面对这样的流氓对手,抛下一句“老子不玩了”而扬尘走人;
最无奈的一种“憋”是棋里棋外无可奈何地听命于下手:
下手肯定是棋不如己者。明明是在棋盘上已经分出了高下,确定了谁是上、谁是下的“角色”的。但是在棋盘之外,有可能乾坤颠倒,下手变成了颐指气使的上手,这个,最为“憋”——
因为这个“憋”带有了黑社会性质,下手靠黑社会性质的卑劣手段取得管理甚至主宰上手的机会,从此一点机会也不给上手,还千方百计地算计上手。这是最逆天、逆人伦、逆棋道的一种“憋”;也是社会成员十分的深恶痛绝的一种情况。
除了无法接受下手“逆天”上位的“憋”之外,下手业余的业务管理,几近外行的操持,也往往会让讲究道、法、理、术的高手感到不可思议,无法接受,会让高手胸闷脑憋;
高手的另外一种“憋”或者剧痛,是被下手做掉!
在棋赛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下手知道自己是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但还奢望能够取好成绩,怎么办?想办法把高手做掉!于是,一大批的高手就开始遭殃了: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奇招、怪招出现在棋盘内外,给高手设置参赛障碍,寻找各种理由刁难高手,陷高手于矛盾纷争、乱高手于心态失衡、扰高手难以理性行棋、贿他人狙击高手等,这样,不是六根清净的高手自然是难以取得理想成绩,低手自然就得逞一时了。
社会之中,这种类似棋界听命下手的事,应该是屡见不鲜的:一些政客们很精于此道,并在官场也有超级“精妙”的诠释和演绎;一个连新闻稿也写不了的混混,高蹿到新闻学教授的高位,而且还欲壑难填;一个“瘸龙狂蛇纸上蹿、蜘蛛蚂蚁团团转,羲之不敢看”的书家,在各种书展中兜售垃圾,而真正的优秀作品不一定能够入展;香花被毁弃或者被遮蔽起来了,一些路边的野花和毒草在供人品鉴……
这是多么的大逆不道和天理难容!
听命下手是棋界的龌龊之事,又不惟发生在棋界。处理好这个事,是解决所有正直、守信、法道的人的呼吸顺畅与生命维系的大事,也是关系到整个社会是不是“憋”、是不是“堵心”,是不是有和煦的阳光普照的大事,一点也不能忽视,也千万不能局限在棋的范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