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弈棋天分的董文渊少年时就痴迷象棋。约10岁时起,在其父的铜匠店学手艺,闲时在街坊下棋,12岁时师从白胡子潘选子,14岁时即超过乃师,16岁时登喜雨台弈棋.曾短期受教于关春林。董以象棋起始,兼攻围棋,进步神速。不日,即能和名棋手蔡阿福、徐春泉、李嘉春等抗衡。
1937年春,基督教杭州青年会根据群众要求,着手举办“华东地区象棋名手邀请赛”,特请“象棋总司令”谢侠逊来杭州主持赛事,地点在青年会的健身房,挂大象棋,出售门票(每张二角),参加者为江苏窦国柱、山东邵次明、福建连学正及浙江董文渊。比赛结果董得第一,遂有“四省棋王”之誉。
董文渊成名前后,常去上海天蟾茶楼等处弈棋。由于董年纪小,棋风犀利,并能常出妙手,因此得到“小杭州”的浑名,和“小剃头”林荣兴、“小煞星”叶景华,小湖北雷海山并称上海棋坛“四小”。从此,董开始了以棋为生的生涯。
中国象棋手。浙江杭州人。少年成名,棋才出众。1937年获鲁闽浙苏四省棋赛冠军。1939年去香港与周德裕争雄。曾在十局赛中大胜周氏,获“新七省棋王”之誉。50年代初在上海与杨官磷进行两次十局对抗赛,多负。棋艺特点为开局灵活多变,残局功力深厚。兼擅围棋,1962年获全国棋艺锦标赛围棋比赛第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