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渊的象棋新闻

杨官璘,新中国第一个全国冠军与旧中国最后一个“棋王”,作为中国象棋史里程碑式人物,他连接了两个时代。董文渊,1919年生于杭州,自幼好弈,无师自通,17岁便夺得杭州市冠军,翌年更是一举获得鲁、闽、浙、苏四省象棋赛冠军,故有“四省棋王”之称。除此之外,董文渊还有一个“牙擦”棋王的绰号,因为他虽然棋艺精通,但棋品却不是很好,经常以各种盘外着对付对手。“牙擦”乃南方土语,即指董文渊的棋品。...
  文章来源:杭州智力运动文化   作者:林振权 丁睿    位居地球上最辽阔的欧亚大陆,濒临世界上最浩瀚的太平洋,我们伟大的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长江、黄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摇篮,孕育了我们历史悠久、成就璀璨的传统文化。特殊的地理条件、独特的地域文化让我们伟大的民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中象男大师群雄谱】之《杨官璘》出品/北平永胜寒裹楸枰赴,官璘访粤城。一元多困苦,三地显峥嵘。故土添人气,棋国景耀生。无师缘自悟,仗剑任独行。争霸天南北,从西胜到东。桃花缠桂冠,翠柳借清风。慧影拂宁汉,红都震九重。楚庭得势处,对谱忆杨公。——————〖注〗杨官璘,我国首批中国象棋特级大师。1925年生于鱼米之乡的广东省东莞县农村,六、七岁起学棋,六岁时即以善弈知名乡里,...
《双枪将董文渊》一书即将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于2018年8月发行     2013年,笔者收到一份象棋资料。这是广州罗定楷老师历时十几载,殚精竭虑搜集整理的“董文渊象艺作品汇编”《道孤集》,是一部珍贵资料。后由海南吴若鹏先生,将《道孤集》打印成册,于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道孤集》在藏谱界掀起了收集董文渊对局的热潮,因此罗定楷老师是居功至伟的,他为传承象棋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大师口述】感悟象棋人生:坠入棋中2018-03-28 象棋      象棋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深广大人民所喜爱有着广乏的厚众基础。象艺博大精深雅俗共赏,她融数学、哲学、艺术竞赛于一身,列宁称之谓智慧的体操。新中国成立后自1956年第一棋象棋作为体育运动的一种特强行式被国家体委列入正式体育运动项目并于是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棋类个人锦标赛,而象棋则第一首先列入正式比赛项目。...
【象棋人物】他用活了“仙人指路”(上)2018-01-26 象棋       现代江南象棋名家刘忆慈,三十年代起崛起于浙江杭州的棋坛“喜雨台”,五十年代中期,参加建国后的全国象棋锦标赛中,获得两次全国季军和一次全国第五名,并以“仙人指路”的开局,创辟富有特色的新棋路,被棋界称为“刘仙人”。至1982年逝世止,驰誉沪、浙、苏、穗、京、津等省市棋坛40余年,成为建国初期的象棋国手之一。...
新书《江湖排局新作》读后感原创 2018-01-14 棋艺杂志 棋艺杂志 作者:张晓霞大千世间,无奇不有,所有的逸乐,给人当下的愉快,可否给心灵留下余韵,不变的钟情?有些人活在现实里,创业奋斗,开拓进取,有些人活在享受里,旅游美食,社交网游……有些人却活在古意,活在历史和文字里……象棋的民间性是其他棋种所难以企及的。除了街头巷尾的对战,有很大程度来源于江湖残局《象棋古谱》。象棋的江湖,...
“宁为天平犬,不为乱离人。”虽说性格决定命运,但在我看来:董文渊的身世浮沉是一出时代的悲剧。1940年,香港中国象棋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前右一为董文渊 1995年,董文渊晚年董文渊,今天的年轻人不大晓得了。 18岁(1937年),他曾被当地绅士高子白奉为上宾,和应邀来杭州主持“华东四省象棋名手赛”的“象棋总司令”谢侠逊及其他三省的代表侃侃而谈。 19岁,他被富商张澹如专程派账房先生刘盈丈,...
        华南名棋手钟珍,以有传奇色彩而著称。钟珍与黄松轩、曾展鸿三人并称“粤东三凤”。钟珍是个江湖棋人,一生飘泊江湖,行踪不定。而且他的棋路、棋事颇为诡谲神秘,也使人难以捉摸。 钟珍,广东番昌县萝冈洞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出生,又名灵宝,为了以棋谋生,又用过弈禅、重源等名。由于他行棋颇多警着、仙着...
天才的陨落!董文渊的身世浮沉。。2017-05-10 王子棋苑来源: 杭州日报 作者: 莫小米 “宁为天平犬,不为乱离人。”虽说性格决定命运,但在我看来:董文渊的身世浮沉是一出时代的悲剧。1940年,香港中国象棋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前右一为董文渊 1995年,董文渊晚年董文渊,今天的年轻人不大晓得了。 18岁(1937年),他曾被当地绅士高子白奉为上宾,和应邀来杭州主持“华东四省象棋名手赛”的“...
在一九五六年上海的象棋活动季节里,由于杨官璘与陈 松顺在广州主编《象棋》月刊,董文渊离沪,于是大新游乐 场八楼屋顶花园棋坛形成了何顺安与李义庭两人主擂,是对 抗争霸的局面。 何、李分别主擂迎战各路英雄好汉,战绩辉煌,而更精 彩是他们一次对抗性的十局大赛...